优势
主要特点
提升组件强度
插入成型通过将插入件直接整合到塑料中,提高了零件的刚性和结构完整性,相较于后期装配的组件具有更优越的强度。
降低装配和人工成本
该工艺将插入件放置和注塑合二为一,减少了装配时间和人工成本,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整体制造复杂度。
提高组件可靠性
通过将插入件包裹于塑料中,插入成型可实现插入件的精确定位和牢固固定,提升最终产品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设计灵活性
插入成型支持多种材料在单个组件中的整合,便于创新设计,在同一零件中融合不同功能和性能。
行业
应用
航空航天
绝缘电缆组件、防震连接器、嵌入式紧固件
汽车
成型线束、传感器封装、金属加固旋钮
消费电子
金属插头耳机插孔、USB接口组件、嵌入式电路外壳
电动出行
加固充电连接器、集成电池接头、封装传感器
能源
防水电气连接器、嵌入式端子、集成安装硬件
医疗器械
外科器械手柄、封装电子传感器、加固医疗连接器
电信
嵌入式天线支架、连接器组件、屏蔽电缆连接器
照明解决方案
LED元件封装、一体化金属散热片、安装螺纹插入件
电动工具
加固钻孔手柄、成型内嵌工具紧固件、嵌入式电子元件
锁具系统
嵌入式金属锁扣组件、加固锁体、插入式钥匙筒
设计要素
标准/规格
原因
最大尺寸
250 mm x 250 mm x 250 mm
保持适中尺寸可确保成型过程中加热和冷却均匀,对插入件的包覆和防止错位变形至关重要。
最小尺寸
4 mm x 4 mm x 4 mm
最小尺寸可保证模具充填充分,插入件有效整合而不牺牲细节。
最小壁厚
0.5 mm
薄壁有助于材料流动,确保完全包覆插入件并实现牢固的机械咬合。
最大壁厚
8 mm
过厚壁可能导致冷却不均并影响插入件周围的粘结,产生界面空隙或弱点。
最小净重
1 克
即使是最小部件也需要足够材料固定插入件,确保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
成本 оптимально Max 重
100 克
此重量限制在保证塑件足够坚固包覆插入件的同时,优化材料使用和成本。
最大净重
3 公斤
上限重量可确保大件成型过程可控,并保持插入件的固定一致性。
精度范围
±1% ~ ±2%
此精度反映插入成型的可实现尺寸精度,对于保证插入件与塑件的功能对位至关重要。
最小公差
±0.01 英寸
保持紧密公差可确保插入件与塑件的牢固结合,实现可靠装配和性能。
成本 оптимально MOQ
10,000 件
高产量可摊薄模具成本,并优化插入定位过程的复杂性。
最高效率
95% 材料利用率
高材料利用率表明浪费最小,且成型流程高效地将插入件与塑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