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
主要特点
大批量生产
金属冲压通过精密模具和自动化压力机,实现快速大批量生产,降低单件成本,高效交付,适用于汽车与消费电子等行业。
卓越重复性
该工艺确保严格尺寸公差下的一致可重复结果,非常适合需要高一致性和高精度的批量零件生产。
高性价比制造
金属冲压具备极快节拍、材料损耗少、后处理需求低,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高品质。
优良表面质量
冲压工艺可获得优异表面光洁度和细致特征,通常无需二次处理,节省时间并提升产品外观。
行业
应用
航空航天
支架组件、电气连接器、面板紧固件
汽车
发动机部件、变速器零件、仪表板组件
消费电子
散热器、屏蔽壳、电池接触片
电动出行
电池接触片、电机壳体、结构支架
能源
太阳能电池板框架、电气外壳、安装支架
医疗器械
支撑及护具、电子设备外壳、诊断设备部件
通信
机架面板、外壳盒、机箱部件
照明方案
反光器、壳体部件、灯具支架
电动工具
外壳、齿轮部件、底板
锁具系统
锁机构、锁舌板、安装支架
能力
详细信息
材料
不锈钢、铝、黄铜、铜及其他合金
厚度
0.005" 到 0.250"
最大板料宽度
12"
最大板料长度
24"
最大吨位
200 吨
公差
+/- 0.005"
二次加工
去毛刺、攻丝、钻孔、焊接、装配
表面处理
粉末涂层、电镀、喷漆、抛光
产量
小批量到大批量生产
设计要素
建议(行业标准值)
原因与益处
材料厚度
推荐范围:0.2 - 6 mm(典型:0.5 - 3 mm)
保证高效成型,减少模具损耗,优化零件质量。
圆角半径
最小半径 ≥ 材料厚度的 0.5 - 1 倍
防止开裂,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
最小孔径
最小孔径 ≥ 材料厚度的 1.2 倍
避免模具损坏和零件变形,确保冲压可靠性。
孔间距
最小间距 ≥ 材料厚度的 2 倍
保持结构完整性,防止变形。
边到孔距离
最小距离 ≥ 材料厚度的 1.5 - 2 倍
防止边缘变形、撕裂,保证尺寸精度。
弯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 ≥ 材料厚度的 1 倍
降低开裂风险,确保成型一致性及强度。
弯曲到孔距离
最小距离 ≥ 材料厚度的 2 倍
避免弯曲过程中孔变形,保证尺寸精度。
翻边宽度
最小翻边宽度 ≥ 材料厚度的 2.5 - 3 倍
保证足够支撑,稳定成型,减少模具问题。
典型尺寸公差:±0.1 - 0.25 mm
兼顾冲压精度、品质与成本。
脱模斜度
通常每侧 0.5° - 1°(如适用)
便于零件脱模,减少模具磨损,提高效率。
深拉深度
单次最大深度 ≤ 零件直径的 2.5 倍
防止拉深过程中过度变薄、撕裂或起皱。
开槽
复杂弯曲或角落附近建议设计开槽
降低应力集中及撕裂风险,有助于顺利成型。
文字与标识
最小高度 ≥ 1.5 - 2 mm,建议设置在平面区域
确保标识清晰可辨,不因冲压变形。